广告区域

浩瀚体育自媒体

浩瀚体育自媒体

翔宇医疗(688626.SH):控股股东、实控人承诺12个月内不减持公司股份

来源:格隆汇

格隆汇3月12日丨翔宇医疗(688626.SH)公布,公司于2024年3月12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河南翔宇健康产业管理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何永正先生和郭军玲女士分别出具的《关于自愿承诺不减持公司股份的告知函》。

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同时为增强广大投资者信心,切实维护投资者权益和资本市场的稳定,公司控股股东河南翔宇健康产业管理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何永正先生和郭军玲女士分别自愿承诺,自本承诺作出之日起12个月内(即2024年3月12日至2025年3月11日)不以任何方式减持其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在上述承诺期间内,如发生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派送股票红利、配股等产生新增股份,亦遵守该不减持承诺。如上述主体有违反承诺的情形,其因减持股份所得收益将全部归公司所有。

31家上市公司股东承诺不减持 市场信心必将得以进一步提振

31家上市公司股东承诺不减持  市场信心必将得以进一步提振

  本报记者 刘 欢

  在上市公司掀起增持、回购潮提振市场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股东承诺不减持公司股份,以彰显对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看好,进一步提振投资者信心。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2月7日,已有友发集团、润都股份、神通科技等31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股东承诺特定期间不减持公司股票的相关公告。多家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部分持股5%以上股东、董监高等主体承诺特定期间不减持公司股票。

  具体来看,2月7日,杭氧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董事长、总经理郑伟,董事童俊,董事、常务副总经理莫兆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葛前进,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韩一松,副总经理黄安庭,副总经理蒋毅,副总经理王定伟,副总经理杨启龙出具的《关于不减持公司股份的承诺函》,自愿承诺自2024年2月6日起18个月内不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包括承诺期间该部分股份因公司送红股、转增股本、配股等原因而增加的股份。

  上述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表示,之所以承诺不减持股份,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为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切实保护全体股东利益。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等人员自愿承诺不减持,说明这些公司的内部人士对公司未来发展有信心,并愿意通过不减持股份来表达这种信心。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公司业绩的提升,内部人士对公司的信心可能会进一步增强,预计未来会有更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高管加入承诺不减持队伍。”

  从期限来看,目前上市公司股东做出的不减持承诺期限以6个月到1年居多,也有安井食品、四方光电、新风光等上市公司的股东承诺不减持期限超过1年。

  以安井食品为例,公司控股股东福建国力民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内在价值的认可,同时为增强广大投资者信心,切实维护投资者权益和资本市场的稳定,自愿承诺自告知函出具之日起5年,即60个月内(自2024年1月25日至2029年1月24日)不以任何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安井食品控股股东提出5年内不减持公司股份,这一举动能够提升投资者信心,也会有更多投资者选择和实控人共同进行中长期价值投资。

  王鹏表示:“上市公司股东积极表态,发布不减持承诺,对于公司而言,可以增强公司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提升公司的市场形象和信誉度。对于投资者而言,可以减少股份减持带来的市场压力,有助于维护股价稳定和提升投资者信心。”

  对于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的措施,艾文智略首席投资官曹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提高公司透明度,让投资者充分了解公司的发展状况和前景;二是引导上市公司及其股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公司治理,提升公司质量;三是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投资素养;四是完善资本市场政策体系,稳定市场预期,为上市公司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药明康德股价闪崩“内因”:2023年超百亿元减持金额A股居首,大股东减持根本“停不下来”

药明康德股价闪崩“内因”:2023年超百亿元减持金额A股居首,大股东减持根本“停不下来”

  来源 华夏时报

  在发布澄清公告,整个市场也对所谓的《生物安全法案》相关信息有了基本了解后,“CXO一哥”药明康德(维权)的股价依旧保持了下跌态势。

  1月29日盘后,因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药明康德发布了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公司同样披露了三位实控人李革、刘晓钟、张朝晖对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问询函的回复公告,表示当前不存在涉及公司应予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包括筹划与公司有关的重大资产

  重组、股份发行、收购、重大业务合作、引进战略投资者等重大事项;也不存在在股票交易波动期间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况。

  近一年以来,经历了业绩失速、预期下滑、股价低迷、股东频繁减持等事项后,药明康德可谓波“劫”不断,到底何时能止?

  风暴下的全球“出海”路

  从医药投资者眼中的“小甜甜”到股价屡屡大跌的“牛夫人”,可能只需要一则模糊不清的草案。

  1月26日下午,受一份将限制国内药企药明康德的美国《生物安全法案》传闻影响,整个CXO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大幅跳水,港股药明康德一度跌超30%,甚至因为股价波动在5分钟内变动幅度超过±10%而进入5分钟冷静期。(港股市场波动调节机制)

  除了药明康德当天的“股市惊魂”外,CDMO巨头Lonza(龙沙)将关闭位于中国广州的生物技术工厂的消息同样吸引了不少行业人士的关注,该工厂在2018年启动,2021年全面投入运营,提供涵盖细胞系构建、细胞库、工艺开发、中试生产、技术转移、GMP原液及制剂生产等一站式服务。

  一时间,关于CXO行业未来是否即将面临脱钩风险的猜测甚嚣尘上,要知道,大部分头部CXO公司海外业务占比在80%左右,对于CXO行业发展而言,产品订单和大客户永远是业绩的决定性因素。

  以药明康德为例,最初起家时,这家公司的收入几乎全部来自于海外企业,随着近些年国内创新药市场的不断增长,收入结构才得以改善。相比还没完全成长起来的国内创新药市场,“全球化”布局是CXO企业们的一致特征,也是他们在资本市场享受高估值的底层逻辑。

  从盘后药明康德电话会议内容来看,这份草案距离正式成为法案还遥遥无期,最终能对创新药板块抑或是药明康德实际产生多大的影响也未可知,但整个“药明系”乃至CXO板块却实实在在因此“受伤”不轻。

  过去几年间,类似此次《草案》的消息屡见不鲜,例如曾引起市场恐慌的“预退市清单”、“未经核实名单”(UVL)等等,其中内容往往涉及中美异地投资、供应链、中概股审计等多个方面,最终尽管都一一化险为夷,但不管有事没事CXO板块总是先“跌”为敬,作为头部CXO平台的“药明系”更是首当其冲。

  一位医药投资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相比Biotech公司,大药企对于医药外包的需求更为强烈和稳定。因为比起自己花费“十年时间十亿美金”去开发一款新药,CXO公司能大幅缩短所需时间,对于原研药而言,专利保护期内早一天上市,收益可能天差地别。更何况现在研发一款新药远不止“双十”这么容易。

  因此,全球研发外包率渗透率从2006年的18%左右,一路上升到2020年将近50%,增长不可谓不迅猛。

  在其看来,只要一款新药从研发到上市的基本逻辑没有发生大的改变,那么CXO的脱钩风险就是极低的。

  减持“停不下来”的药明康德

  风险或许并不全部来自于外部大环境的激烈变化,作为过去两年资本关注度几乎和创新药等同的CXO龙头“一哥”,药明康德也经历了从万众瞩目到备受争议的过程,背后原因,和其高管层频繁的减持脱不开关系。

  在一份财经媒体发布的2023年A股减持榜单中,药明康德以一年超百亿元的减持金额列在首位。也就是说,在2023年遭遇减持的A股上市公司中,药明康德是被大股东减持金额最多的上市公司。

  2018年5月8日药明康德登陆A股市场,上市一年后,其大股东就开始了“减持之旅”。

  《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药明康德在上市一年后就遭遇了众多早期机构投资者的集中减持。而在减持变动操作最为频繁,全年高达38次的2021年,减持药明康德的大股东则多为公司高管层,包括公司国内新药研发负责人、首席财务官、董秘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药明康德原大股东之一的上海瀛翊投资中心在5月14日至6月8日期间, 减持套现28.94亿元但并未提前15个交易日披露减持计划,药明康德因此受到了上交所的《监管工作函》,最终上海瀛翊被处以2亿元的罚款。

  严格来说,无论是此前的UVL清单还是此次的安全草案,本质上更接近合规问题而不是全球医药行业的脱钩问题,在创新药“出海”势在必行的前提下,国内医药企业和全球不同的市场环境和监管条例碰撞磨合,未来此类问题只会更多不会变少。

  是不是每次一有点风吹草动就要草木皆兵呢?到底什么样的公司才能给予投资者信心?

  仅就业绩而言,在新冠药物研发高潮过后,全球融资金额和比例双双下滑,创新药遭遇资本寒冬的同时,CXO赛道以往令行业艳羡的高增长状态同样慢了下来,这种情况下,还在不停分拆优质资产,减持不停的举动,着实让人满腹疑惑。

视频|药明系个股集体闪崩,A股药明康德跌停,H股药明康德跌30%,中欧基金葛兰四季度减持药明康德367万股

专题:美生物安全法案业内流传 药明系股价全线大跌

视频|药明系个股集体闪崩,A股药明康德跌停,H股药明康德跌30%,中欧基金葛兰四季度减持药明康德367万股

  1月26日消息,药明系个股午后大幅跳水,A股药明康德(维权)跌停登上热搜,H股药明康德跌30%,H股药明生物跌超16%,H股药明合联跌超12%。

视频|药明系个股集体闪崩,A股药明康德跌停,H股药明康德跌30%,中欧基金葛兰四季度减持药明康德367万股

视频|药明系个股集体闪崩,A股药明康德跌停,H股药明康德跌30%,中欧基金葛兰四季度减持药明康德367万股

视频|药明系个股集体闪崩,A股药明康德跌停,H股药明康德跌30%,中欧基金葛兰四季度减持药明康德367万股

视频|药明系个股集体闪崩,A股药明康德跌停,H股药明康德跌30%,中欧基金葛兰四季度减持药明康德367万股

视频|药明系个股集体闪崩,A股药明康德跌停,H股药明康德跌30%,中欧基金葛兰四季度减持药明康德367万股

  香港联交所最新资料显示,1月19日,贝莱德减持药明康德111.6927万股H股,每股作价78.3646港元,总金额约为8752.75万港元。减持后最新持股数目约为2676.07万股,最新持股比例为6.91%。

视频|药明系个股集体闪崩,A股药明康德跌停,H股药明康德跌30%,中欧基金葛兰四季度减持药明康德367万股

  截止2023三季报,中欧医疗健康、华宝医疗ETF位居药明康德十大流通股东。

视频|药明系个股集体闪崩,A股药明康德跌停,H股药明康德跌30%,中欧基金葛兰四季度减持药明康德367万股

  但是2023四季度,葛兰管理的代表作中欧医疗健康,已经减持了药明康德。2023q3 中欧医疗健康持有药明康德6150万股,到2023Q4持有5859万股,减少290万股。

视频|药明系个股集体闪崩,A股药明康德跌停,H股药明康德跌30%,中欧基金葛兰四季度减持药明康德367万股

  葛兰管理的另一只产品中欧医疗创新,四季度减持了77万股药明康德股票。即葛兰两只产品去年四季度合计减持367万股。

视频|药明系个股集体闪崩,A股药明康德跌停,H股药明康德跌30%,中欧基金葛兰四季度减持药明康德367万股

  根据医药企业高管年薪排名,药明康德董事长、总裁李革2022年的年薪为4196.9万元,位居中国医药企业排名第2位。

视频|药明系个股集体闪崩,A股药明康德跌停,H股药明康德跌30%,中欧基金葛兰四季度减持药明康德367万股

拟套现咸亨国际1.7亿元,“长情”股东高盛“开溜”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一路陪伴咸亨国际成长的高盛亚洲战略欲再次减持咸亨国际,涉及金额约1.7亿元。欲“开溜”的高盛亚洲战略此前对咸亨国际可谓是寄予厚望。不过后者在上市后,二级市场上表现温吞,业绩下滑明显,在理财方面的投入更是可能为日后“埋雷”。而在此前高盛已进行过一轮减持,套现近6000万。

  陪伴咸亨国际超7年后,高盛亚洲战略似乎有意与其“分手”。

  1月17日,咸亨国际公告称,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GOLDMAN SACHS ASIA STRATEGIC PTE. LTD.(以下称“高盛亚洲战略”)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236.03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若按顶格实施,并以咸亨国际1月18日最新收盘价13.75元/股计算,高盛亚洲战略可通过此次减持套现约1.7亿元。

  追溯以往,高盛亚洲战略是咸亨国际的原始股东之一,二者在2017年就产生了交集,彼时高盛亚洲战略斥资1.92亿元入伙咸亨国际准备淘金,2021年公司上市后,高盛亚洲战略的这部分原始股也转换为4027.97万股上市公司股份。

  从其减持历程来看,过了限售期不久,高盛亚洲战略就开启了减持套现。此外,咸亨国际的其他重要股东及高管也有减持计划。

  而股东的大规模减持,或与咸亨国际的基本面有关。上市不久,公司就出现了业绩变脸、股价下跌的情况。同时,公司在理财上频频“踩坑”也给财务状况带来了许多不稳定因素。

  高盛亚洲战略“撤退”

  具体来看,高盛亚洲战略的此次减持计划分“两步走”。

  高盛亚洲战略将在2月8日至5月7日间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减持咸亨国际不超过412.01万股,不超过总股本1%的股份,其余824.02万股则是在1月23日至4月21日间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进行减持。

  对于减持原因,高盛亚洲战略表示是出于自身资金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12月29日,咸亨国际因蹭上核电热点收获了一个涨停板,1月2日盘中,公司股价还创下2023年以来的新高,17.15元/股。不过,咸亨国际股价涨势并没能延续,截至1月18日收盘,报13.75元/股,目前市值56.65亿元。

  据了解,咸亨国际的主营业务是工器具、仪器仪表等类产品的MRO集约化,并从事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目前业务主要服务于电力行业,并涉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2021年7月20日,咸亨国际登陆A股。

  作为咸亨国际的重要股东,目前高盛亚洲战略持有其3569.16万股,持股比例约8.66%。

  事实上,2022年7月,高盛亚洲战略所持有的咸亨国际股份才刚过限售期。2023年3月14日,高盛亚洲战略就抛出了一份减持计划,其拟在2023年4月7日至10月3日间,减持咸亨国际不超过2463.84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6%。从最终的减持结果来看,高盛亚洲国际实际减持了458.81万股,套现5941.97万元。

  此外,咸亨国际的其他股东也在刚过限售期不久就有了减持动作。

  2022年12月,咸亨集团就披露了减持计划,截至2023年6月减持计划实施完成,咸亨集团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了1500万股,套现1.71亿元。

  此次高盛亚洲战略再次意图减持,似乎也是在释放“撤退”的信号。

  斥资1.92亿入股

  咸亨国际与高盛亚洲的渊源还要回溯到七年多以前。

  咸亨国际招股书显示,2017年3月17日,其完成了第六次股权转让及第六次增资。

  其中,2016年12月23日,咸亨集团与高盛亚洲战略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咸亨集团将持有的咸亨国际900万元股权转让给高盛亚洲战略,转让价格为每1元注册资本作价12元。

  2017年3月1日,咸亨国际董事会同意了这一股权转让计划,并将咸亨国际的注册资本增加900万元至1.43亿元,其中,高盛亚洲战略增资700万元,宁夏开弦顺鼎增资200万元。增资价格为每1元注册资本作价12元,均以现金方式增资。

  也就是说,在咸亨国际的第六次股本扩张中,高盛亚洲战略通过受让老股和增资共获得该公司1600万股,作价12元/股,合计付出成本为1.92亿元。

  不过,在咸亨国际几乎同一时间进行的第五次股权转让中,投资人的成本是2.4元/股。2016年12月12日,咸亨国际的大股东兴润投资将持有的咸亨国际700万元股权转让给了如今的公司实控人王兴来,转让价格为每一元注册资本作价2.4元。也就是说,几乎同一时间发生的交易,高盛亚洲战略的投资成本就翻了5倍。

  由此可见,高盛亚洲战略对咸亨国际可以说是寄予厚望。而后者也在2021年至2023年三度分红,不过高盛亚洲战略拿到的分红并不多,约超过4000万元。

  此外,其对咸亨国际还是“情有独钟”。

  咸亨国际招股书显示,高盛亚洲战略通过美世投资新加坡投资设立,是高盛的第7代全资子公司。在公司改制设立前,高盛亚洲战略仅投资了咸亨国际一家公司,在公司改制设立后,高盛亚洲战略也仅投资了咸亨国际和中环寰慧。据了解,中环寰慧目前正在冲刺A股IPO。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高盛就曾经多次在A股“押宝”成功,投资的公司上市后再减持离场赚得盆满钵满。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对西部矿业和海普瑞的投资,高盛离场后只剩普通投资者深套其中。现在看来,高盛此次似乎也打算将这套操作如法炮制到咸亨国际身上,拟IPO的中环寰慧则可能是下一个“待宰的羔羊”。

  理财频繁“踩雷”的咸亨国际

  回到咸亨国际自身,其上市之后的表现其实并不尽如人意。

  首先是业绩方面,上市之前,即2017年至2020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55亿元、15.21亿元、19.48亿元、19.91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亿元、1.64亿元、2.35亿元、2.38亿元,营收净利双双逐年增长。

  上市之后的2021和2022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9.93亿元、21.2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9亿元和2.07亿元。营收虽小幅增长,但净利润还不及上市前水平。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6.74亿元,同比增长35.99%,归母净利润为6094.56万元,同比下滑44.63%,净利润继续下降。

  与此同时,咸亨国际的股价也再难重回巅峰。在2021年7月上市时,公司的发行价为13.65元/股,上市一周后,公司的股价曾达27.22元/股,但随后公司就走上了漫漫熊途,甚至长时间处于破发状态。

  此外,公司还对购买理财情有独钟,但又频频踩雷。2021年末,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就高达2.02亿元,系闲置自有资金和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所致。

  从2022年年报来看,当年末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下降至1.86亿元,其中当年度购买信托产品3.1亿元,卖出2.87亿元,期末信托产品余额1.26亿元。

  2023年8月,咸亨国际还因部分信托产品逾期收到上交所下发的监管工作函。公告显示,公司购买的中融-融睿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中融-助金222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共计9000万信托产品全部逾期,包括本金和收益至今未收回。

  截至2023年11月29日,包括中融信托在内,公司共持有五个信托产品账面价值1.07亿元,均出现逾期情况。

  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咸亨国际账上共有货币资金4.15亿元,归母净利仅为0.61亿元。可以预见的是,一旦对相关信托产品的公允价值进行减值,将对公司归母净利产生巨大影响。

  不仅如此,1月11日,咸亨国际又因违规使用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等多个现金管理不当行为,公司及多名高管被浙江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其中就包括公司募集资金专户之间存在部分资金混用于不同募投项目的情况。

  从事实上来看,咸亨国际的募投项目进展也十分缓慢,例如,“海宁生产基地产业化建设项目”先是公告称将该项目的预计可使用状态日期由2022年12月延期至2023年12月。随后又宣布终止该项目,将剩余资金投入另一个“数字咸亨 2.0 项目”。“赛孚城应急体验馆及技术服务网络建设项目”的剩余未使用资金也被投向了其他项目。

  对于表现并不出色的咸亨国际,高盛亚洲战略此轮减持最终实施情况如何,后续还会不会继续出清股份,仍值得关注。

减持沃尔沃近6.8亿美元股份?吉利控股:非“套现”行为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对于“近期吉利控股减持沃尔沃集团”的市场传闻,1月15日,吉利控股对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表示,此项交易是兑现可交换债券条款的财务安排,吉利控股集团没有在公开市场出售所持有的沃尔沃集团的股票。鉴于沃尔沃集团股票价格表现强劲,吉利控股集团决定向债券持有人转交部分沃尔沃集团的股票。交易完成后,吉利控股集团仍持有沃尔沃集团约6.8%的股票。此次交易并非“套现”行为,而是偿还已经到期的可交换债券。

  据外媒报道,吉利瑞典发言人Stefan Lundin于1月10日证实,吉利控股集团近月来已减持价值超70亿瑞典克朗(约合6.85亿美元,人民币49亿元)的沃尔沃集团股票,减持后持股比例从此前的8.2%降至6.8%。Lundin表示:“吉利对沃尔沃的战略性长期投资没有变化。”

  吉利集团入股沃尔沃集团已有六年。2017年12月,吉利控股从Cevian Capital基金公司手中收购其持有的沃尔沃集团8847万股的A股股票和7877万股的B股股票。完成收购后,吉利控股持股8.2%,同时拥有沃尔沃集团15.6%投票权。这是中国企业在瑞典最大规模的收购案之一。

  这并非是吉利集团唯一一次对沃尔沃减持2023年11月,吉利控股曾一次性减持约1亿股沃尔沃汽车股票

  2023年11月17日,吉利控股发布公告,宣布一次性减持约1亿股沃尔沃汽车股票,占已发行股本的3.4%,折算金额约为3.5亿美元 (约为25.09亿元人民币),减持后吉利控股持有股权由82%降低到78.7%。

  沃尔沃汽车最初是沃尔沃集团旗下乘用车品牌,1999年被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收购。2010年,吉利控股斥资18亿美元,从福特公司手中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全部股权。这项收购被视为中国车企海外并购的经典案例。

  2023年第三季度,沃尔沃集团净销售额增长9%,达到1324亿瑞典克朗,扣除汇率波动影响,净销售额增长9%。调整后的营业利润为191.14 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61%。

美凯龙:持股5%以上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转自:金融界

本文源自:金融界AI电报

金融界1月11日消息,美凯龙公告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星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西藏奕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藏奕盈”)和常州美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美开”)决定提前终止减持计划。原计划红星控股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4461.9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0246%;西藏奕盈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800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4133%;常州美开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6802.3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5620%。截至公告日,红星控股未减持公司股份,西藏奕盈已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1800万股A股股份,常州美开已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2500万股A股股份。

女富豪离婚后大笔套现,上市公司讨要“超额”收益,法院判了→

女富豪离婚后大笔套现,上市公司讨要“超额”收益,法院判了→

  每经记者 孔泽思    每经编辑 王月龙 魏官红    

  禾望电气(SH603063,股价24.28元,市值107.62亿元)原实控人前妻减持案,迎来了新进展。

  丁文菁是禾望电气原实际控制人之一夏泉波的前妻,其在2019年与夏泉波离婚后分得禾望电气630万股。2021年8月,丁文菁进行了大手笔套现,随后与禾望电气就是否违反承诺超额减持股票产生纠纷。

  2022年年中,禾望电气在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丁文菁支付4600余万元违反承诺获得的收益以及回购超额减持的股份。此后,禾望电气又将诉讼涉案金额变更为1.29亿元。

  2024年1月3日晚间,禾望电气公告了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结果,丁文菁被判向上市公司支付收益款692.64万元,并在媒体发布道歉声明。禾望电气其他诉讼请求遭到法院驳回。

  变更诉讼标的金额

  2019年8月,夏泉波与丁文菁签订《离婚协议书》,约定夏泉波将其持有的禾望电气630万股转至丁文菁名下。据上市公司公告,上述股份于2021年完成过户,丁文菁承诺就离婚财产分割取得的公司股份,将继续履行夏泉波作出的股份锁定、减持等承诺。

  禾望电气披露,丁文菁承诺自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禾望电气股权数量不超过630万股的15%,减持价格不低于禾望电气股票发行价。

  不过丁文菁在2021年8月1日至31日期间,累计减持禾望电气268.67万股,相较于该年度可减持的股份数额94.5万股,合计超出174.17万股。随后,禾望电气向丁文菁发函要求及时补救,但丁文菁对违反承诺事项不予认可,并在2021年11月11日至19日期间继续减持8500股。

  2022年年中,禾望电气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丁文菁回购超额减持股份,以及向公司支付违反承诺获得的收益4647.77万元。

  当年12月,禾望电气根据最新材料更正了诉讼请求,请求判令丁文菁购回超额减持的212.02万股,涉及金额约7719.65万元(估算金额,会随着股价波动发生变化),以及支付违反承诺获得的收益5142.11万元。涉案金额上升到了1.29亿元。

  法院一审判赔600余万元

  从时间线来看,禾望电气和丁文菁之间的纠纷已经超过了两年。

  2021年9月,禾望电气首次表示丁文菁违反承诺减持。丁文菁则认为,其减持严格按照证券法和公司法的要求合规减持,对违反承诺事项不予认可,并且在2022年1月起诉禾望电气,称公司公告有意隐瞒了诸多事实细节,严重影响自己的社会评价。

  事实上,深圳证监局于2021年12月表示,丁文菁在2021年8月至11月累计减持禾望电气股份269.52万股,占630万股的42.78%,违反了承诺。该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第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决定对其出具警示函。丁文菁对上市公司的诉讼请求也被法院驳回。

  2024年1月,禾望电气对丁文菁的诉讼迎来了一审判决,丁文菁被判向上市公司支付收益款692.64万元,并在媒体发布经法院审核的道歉声明。禾望电气要求丁文菁回购的诉求被驳回。

  法院表示,参考证券监督部门在相关行政处罚决定中计算内幕交易收益时采用的“虚拟成本法”等方法,计算出所得收益为692.64万元。

  不过,禾望电气何时能拿到赔偿,或仍需等待后续的进程。

  记者|孔泽思

  编辑|王月龙 魏官红 盖源源

首都在线(300846.SZ):股东赵永志完成减持199.93万股

来源:格隆汇

格隆汇12月28日丨首都在线(300846.SZ)公布,公司于2023年12月27日收到公司股东赵永志先生出具的《关于股份减持计划实施完成的告知函》,截至2023年12月27日,股东赵永志先生通过集中竞价(盘后定价)交易方式减持了公司股份199.9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283%,赵永志先生本次减持计划已全部实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