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区域

浩瀚体育自媒体

浩瀚体育自媒体

深圳本地人(深圳本地人都是哪里人)

本文目录一览:

嫁给深圳本地人有分红吗

1、法律分析:只有股民才有分红,而并不是所有原住民都是股民。结婚后分红是夫妻共同财产。

2、不能分红。只有股民才有分红,而并不是所有原住民都是股民,不能分红,结婚后分红是夫妻共同财产,不属于某个人的财产。

3、废话,肯定不行。这个不是政府,是村乡的,你以为人家是SB呀,等你孩子出生了都很难说,因为你是你是男方。重要的是你父母辈不是。

为什么深圳本地人这么坏?

1、思想变化是必须的!是否变坏这个难讲。竞争激烈、压力大,肯定要想办法活下来,发展好,所以思想肯定要跟得上。是不是变坏了,这个两看吧。确实没绝对的。但是,一定比以前脑子活了。

2、随着越来越多外地人定居深圳,成为新的“本地人”,这种感觉将逐渐淡化。而上海人口老化和负增长是全国出了名的。深圳是全世界最年轻的城市,平均年龄28岁,谁有活力不用说了吧。 治安环境 不用说是上海好过深圳。

3、其实很多人都不过是在按他所认为的好的方式生存,只是没考虑他的方式看在别人的眼里,恰是伤害了别人。如果他人利己的快乐,不当地建立在你的痛苦之上,这也许是无意识吧。每个人都有其生存的难处,我们轻易不要责难他人。

4、工资低还可以申请廉租房住房补贴,目前为每人每月600元;可以享受住房公积金,并可以申请低利率公积金贷款购房。

5、第一:深圳本地人基本不企业里上班的,所以你很少见到。第二:本地人就凭那一亩三分地就发财了,所以这里的穷人都很牛B。第三:当然有区别,本地人大都是地主,外地人大都是来为深圳创造财富的。

6、可以申请失业保险,加上补贴每月差不多800元失业金。如果有失业证,学开车免费,考个驾驶照免费,一年可以报销2000块的培训费。参加劳保部门组织培训的各种职称及证书。

10万股民嗨了!这家民营炼化巨头拟派现34亿元,近三年分红率都在40%以上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华夏时报 

  华夏时报记者 李贝贝 见习记者 何一华 

10万股民嗨了!这家民营炼化巨头拟派现34亿元,近三年分红率都在40%以上

  日前,千亿民营炼化龙头恒力石化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恒力集团提议:公司2023年度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占2023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为50%以上。

  一直以来,恒力石化都实行高分红政策。近三年公司分红率都在40%以上,2022年更是超过80%。公开信息显示,自上市以来,恒力石化分红已经累计185亿元,若本次分红方案顺利实施,将达到219亿元。

  豪气分红的背后,恒力石化实控人陈建华、范红卫夫妇受益最多。2023年半年报显示,二人合计持有恒力石化75.10%的股份,按照本次分红方案,二人2023年现金分红将达到26亿元。

  2023年拟分红34亿元

  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更加注重投融资动态平衡,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

  近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先后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和“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行动,着力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落实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引导上市公司强化投资者回报意识。

  3月12日,恒力石化发布《关于收到控股股东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提议暨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公告》,控股股东提议2023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50%以上拿来分红。

  根据1月29日,恒力石化发布的2023年度业绩预增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69亿元左右,同比增加197.63%左右。这也意味着,恒力石化2023年分红将超34亿元。

  自上市以来,恒力石化始终保持高比例的现金分红。2020年到2022年,每年合计分红金额(含以现金方式回购股份计入现金分红的金额)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分别为40.91%、45.78%、86.27%。其中,2021年派发现金红利最多,达到70.21亿元。

  豪气分红的背后,恒力石化实控人夫妇受益最大。2023年半年报显示,陈建华、范红卫夫妇直接持有公司11.24%的股份,并通过恒力集团等6家公司持有公司63.85%的股份,合计持有恒力石化75.10%的股份。

  公开信息显示,自上市以来,恒力石化现金分红已经累计185亿元,若本次分红方案顺利实施,将达到219亿元。按照最新持股比例,实控人陈建华、范红卫夫妇2023年现金分红将进账26亿元。

  随着资本开支回落,恒力石化分红比例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东吴证券指出,2021年以来,恒力石化进入新一轮的资本开支周期,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资本开支金额分别为134亿元、257亿元和318亿元,进入2024年后,项目建设高峰期结束,公司资本开支强度将有明显回落。

  沪市上市公司行动不断

  恒力石化主营业务囊括炼化、石化以及聚酯新材料全产业链上中下游,业务领域涉及的PX、醋酸、PTA、乙二醇、聚酯切片、民用涤纶长丝、工业涤纶长丝、功能性薄膜、工程塑料、生物可降解新材料的生产、研发和销售,是行业内首家实现“原油-芳烃、烯烃-PTA、乙二醇-聚酯新材料”全产业链一体化化工新材料的上市公司。

  近年来,随着国内“双碳”战略的实施、国家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以及消费结构变迁,上游化工新材料需求持续增长。恒力石化也在向高端聚烯烃、锂电池材料、工程塑料、石油基可降解塑料等下游新材料领域延伸布局,提升附加值的同时内部消化中间产品。

  除了注重股东回报,进行大手笔分红,此次公告也披露了恒力石化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其他措施,分别是深耕全产业链,持续打造行业领军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公司发展强劲“引擎”;完善公司治理,提升公司规范运作水平;加强运营优化,持续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完善信息披露体系,多渠道传递投资价值。

  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沪市上市公司行动不断。据记者统计,单是3月以来,截至3月14日(20点),已有81家上市公司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披露新增回购、增持股份、分红提议、经营数据、重要股东承诺不减持等公告。

  3月10日,山西汾酒在提交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同时,表示控股股东拟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1亿元至2亿元。3月12日,万华化学表示,未来三年内,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30%,同时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承诺未来12个月不减持。

  “近期,从国务院常务会议到全国两会期间证监会主席的表态,都提到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杨德龙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关上市公司通过回购、增持股票和分红等方式来回馈投资者具有重要意义,分红显示了上市公司的诚意,有利于提高投资者的信心。”

  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首席经济学家付立春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上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是资本市场均衡发展和未来升级的重要方向指引,从单一的注重上市公司发展变为均衡发展,特别是注重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目前上市公司都在积极落实该行动,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讲,最终还是要实现上市公司自身价值的提升。”

平安银行冀光恒:分红问题是我们对投资者的欠账

平安银行冀光恒:分红问题是我们对投资者的欠账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3月15日,平安银行举行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针对平安银行未来大比例分红是否可持续的问题,平安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冀光恒表示,“由于自身资本充足的问题,平安银行分红的问题,确实是我们对投资者的欠账。”

冀光恒表示,目前来看,上市公司分红是投资者越来越看重的东西。对于外界提高分红率的呼吁,从个人来看,一是有意愿,二是有能力。首先,上市公司赚钱分红给投资者是天经地义,责无旁贷;其次,平安银行内部经过评估,希望将来还可以维持一个相对高的分红率。(周亮)

A股上市险企2023年年报前瞻:新业务价值看涨 现金分红比例或保持稳定

A股上市险企2023年年报前瞻:新业务价值看涨  现金分红比例或保持稳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报记者 冷翠华

  自3月21日起,A股五大上市险企将陆续发布2023年年报。截至目前,上市险企去年保费收入(原保险保费,下同)已经出炉,投资收益率尚未公布。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受投资收益率预期不乐观、保险合同准则和新金融工具准则切换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预计2023年上市险企净利润将全面下滑,但现金分红比例仍将保持稳定,且人身险公司的新单保费和新业务价值有望双增长。

  投资收益承压

  当期波动加大

  对上市险企2023年净利润表现,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负债端来看,2023年,全行业保费收入同比增长9.13%,赔付支出同比增长21.94%;赔付支出增速较保费增速高出12.8个百分点,这将直接影响保险业的承保利润。

  从投资端来看,2023年,保险资金财务投资收益率逐季下降,整体遭遇滑坡。对于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和新华保险这5家上市险企而言,去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同样呈逐季下降态势,业界预计,上市险企去年第四季度权益投资收益率仍然承压。

  从保险行业整体看,去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和全年财务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4%、3.22%、2.92%和2.23%。上市险企投资收益率也呈相似趋势。如,新华保险去年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的年化总投资收益率(相当于财务投资收益率)分别为5.2%、3.7%、2.3%,逐季下降态势明显。

  东吴证券非银金融行业分析师葛玉翔认为,在投资收益率下降的同时,上市险企还于2023年初同步实施新保险合同准则(IFRS17)和新金融工具准则(IFRS9),并且按照IFRS17规定追溯上年可比数据,按照IFRS9规定选择不追溯上年可比数据。在IFRS9下,大量权益类金融资产划入FVTPL(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增加了股票持仓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

  例如,某上市险企去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8%,而去年第三季度同比大幅下降99%,波动之大可见一斑。

  东吴证券的研报预计,可比口径下,A股上市险企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3.3%。

  海通国际认为,受新保险合同准则切换、资本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上市险企2023年净利润普遍下滑。

  负债端有韧性

  资产端空间大

  对于A股五大上市险企而言,人身险业务占比较大,这对险企利润等方面的影响较大。尽管受投资收益拖累,业界预计,上市险企2023年净利润将同比下降,但值得欣慰的是,预计五大上市险企的人身险业务新业务价值(NBV)将大幅增长。

  从保费收入情况来看,2023年五大上市险企共取得保费收入约2.69万亿元,同比增长约5.2%。其中,人身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合计约1.6万亿元,同比增长约4.9%。整体来看,业务增长稳健。更重要的是,业界预计,上市险企人身险业务的新单保费和新业务价值将实现较快增长。例如,海通国际研报认为,受益于经济复苏、代理人数量企稳、储蓄类产品热销等因素,新单保费和新业务价值大幅增长,预计上市人身险公司的NBV同比全面上涨,涨幅在12%到52%不等。

  中华联合保险集团研究所首席保险研究员邱剑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2023年上市险企代理人人均产能预计明显提升。一方面,受益于其他资产收益率下降,储蓄类保险产品相对吸引力提升,以及预定利率下调背景下的销售转暖;另一方面,各险企持续推动代理人队伍优化转型的效果显现,部分险企的人力规模已经企稳。这些因素都推动了新单保费和新业务价值的增长。

  对投资者关心的上市险企分红率的问题,分析人士认为,预计上市险企现金分红或超预期保持平稳。这主要是政策引导上市公司提高分红水平。去年年底,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2023年修订)》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鼓励现金分红导向,推动提高分红水平;简化中期分红程序,加强对异常高比例分红企业的约束,引导合理分红。

  近日,中国平安发布关于推动“提质增效重回报”暨2023年度现金分红计划的公告,进一步明确将保持稳定的分红比例。公告称,中国平安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价值引领,强化自身投资价值创造能力。同时,坚持稳定和可持续的现金分红政策,牢固树立回报股东意识。自2012年至2023年中期,分红水平连续11年持续提升,分红总额超过2800亿元。“坚持稳定和可持续的现金分红政策和理念不变,预计2023年度全年现金分红总额占归母净利润比例不低于40%。”中国平安表示,2024年仍将保持现金分红频次,与投资者共享本公司高质量发展成果,切实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对A股上市险企未来投资价值,海通国际认为,“负债端有韧性,资产端空间大,安全边际较高,攻守兼备”。储蓄保险需求依然旺盛,保险产品相对竞争力仍显著。同时,伴随国内经济复苏,未来长端利率若修复上行,则保险公司新增固收类投资收益率压力将有所缓解。此外,若权益市场向上,亦有利于险企当期投资收益及盈利表现。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严把IPO入口关 企业上市绝不能以“圈钱”为目的

专题:稳中求进 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来源:中国证券网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严把IPO入口关 企业上市绝不能以“圈钱”为目的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3月6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回答媒体提问表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首先是上市公司自身的事,也需要外部环境的改善。证监会的首要职责就是抓好全链条各环节监管,营造更好的市场生态,督促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治理、信息进一步透明、更加专注主业、更加优化资源配置、稳健经营,更好回报投资者。

  吴清表示,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首先要严把IPO入口关。企业IPO上市绝不能以“圈钱”为目的,更不允许造假欺诈上市。审核注册各个环节都要依法依规、严之又严,督促发行人准确完整披露信息,把造假者挡在资本市场门外。下一步要成倍的、大幅提高对在审企业的现场检查覆盖面,对发现的违法违规线索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倒逼发行人提高申报质量,倒逼中介机构履行好职责、提高执业水平。

  二是要加强企业上市后的日常监管。他说,目前证监会正在突出抓三件事:一是防假打假,严厉整治财务造假,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等违法违规行为;二是规范减持,对通过“技术性”离婚、融券卖出、转融通等绕道违规减持的,及时堵住制度漏洞,对于大股东、实控人等违规减持的严厉打击;三是推动分红,对于多年不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证监会将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硬措施,同时推动有条件的公司一年多次分红。

  三是要畅通出口。吴清表示,证监会将设置更加严格的强制退市标准,做到应退尽退;完善吸收合并等政策,进一步拓宽多元退出渠道,鼓励推动一些公司主动退市。

  吴清强调,上市公司必须扛起主体责任,“关键少数”要挺在前面,同时各方都要各负其责。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监管的过程中,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也要与时俱进,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完善,增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让真正有潜力的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成长壮大,不断改善上市公司结构,也让投资者更好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上证报两会报道组)

国泰君安:央国企价值重估三大主线——提高增长率、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分红率

  国泰君安认为,从股票估值和公司价值的角度看,国有企业重估的路径有三:1)从公司价值创造的角度来看,提升企业增长率,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尤其是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布局;2)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必要报酬率r);3)提高股息率与增加公司股票回购。摘要

  国有企业的股东回报与估值长期处在偏低水平,这是我们重新认识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起点。从股票估值和公司价值的角度看,国有企业重估的路径:

  1)从公司价值创造的角度来看,一个方式是提升企业增长率(g),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尤其是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布局,比如中国的数字化建设与一带一路等。

  2)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必要报酬率r),本质上可以通过降低行业竞争水平获得,当前国资在重点行业集中度不突出,亟需提升以进一步维护产业安全,未来围绕国资委提出的产业链“链主”和专业化整合,关注高端装备、交运和能源,机会重点在“发展与安全”。

  3)提高股息率与增加公司股票回购,分别对应降低公司总资产与总股本,提高股东回报和再投资收益率,因此相关领域的公司能够获得重估的机会,该种方式也是国资委鼓励的方向。

  国企改革三十年:承上启下,破局先锋。国企改革具备“逆周期”特性往往发生在上一轮经济改革红利释放尾声,而新一轮改革方兴未艾的大变革时期。作为承上启下的中枢,国企同时肩负化解上一轮周期风险与落实下一阶段发展战略的使命。

  具体来说,国改历经三个阶段:

  1)1993-2002:国企是所有制改革的先锋;

  2)2003-2012:背负着去化上游庞大过剩产能,转变增长模式的压力。

  3)2013-2022:产业创新升级成为经济的核心目标,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与国资运行的效率亟需提升。展望未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总纲领下,新时代国企肩负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使命。

  央国企价值重估有哪些催化?过去来看,央国企注重规模指标,而成长弹性与经营效率有待同步提升;加之投资者结构的偏好,造成了国有上市公司估值的相对偏低。面向未来,央国企估值重塑的催化包括:股权激励带动提升运营效率、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提高分红和回购以改善股东回报和再投资收益、一带一路提供产能出海新机遇等。2024年新一轮国改预期有望进一步升温。

  三条主线,把握国企改革与价值重估的投资机会:

  1)主线一:引领现代产业突破,建设新兴产业链主。数字经济(运营商/国资云/服务器/信创网安)/高端装备(电网/军工/机床)/新材料/医药健康(生物制品/创新药)等四大领域将是央企现代产业突破的核心。

  2)主线二:维护现代产业安全,加大重组优化力度。装备制造(航空装备/造船/商用车/检验检测)/矿产资源(稀土/工业金属/普钢/煤炭)/电力/交运(供应链/港口)/建筑整合预期强烈,2024年有望进入重组催化密集期。

  3)主线三: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改善国企分红回购。连续提升分红的央国企公司具备盈利能力优异,偿债与再投资压力小的特点。未来,通信/石化/交运/有色领域分红比例有望提升。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摩擦风险加剧;国内产业升级不及预期。

  1. 新时代国企价值重估三大主线:聚焦内在价值提升国有经济如何重估:从“低 PB 高股息”走向“中特估+产业”下的国企内在价值提升。尽管投资者对中特估已有颇多的讨论,但目前来看并未形成共识,尤其是在经济日报强调“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直接拔高国企估值水平”后,部分投资者对中特估与国企改革后续行情的分歧明显加大。但我们认为,“中特估”新阶段的大幕正在缓缓升起,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与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央国企的内在价值提升将成为推动下阶段其价值重估的关键。正如经济日报所强调的:“更完善的公司治理、更有效的盈利模式、更可持续性的发展前景,才是‘中特估’的应有之义,才是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长久之道。

国泰君安:央国企价值重估三大主线——提高增长率、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分红率

  重估央国企的三大路径:提高增长率 g、降低必要投资回报率 r 与提高分红率 d。重新认识估值的起点在于央国企被低估的价值,近年来国企作为保障国家产业安全和科技进步的关键力量,承担着重要社会责任。2015 年国改“1+N”体系发布后,国企经营效率更趋稳健、结构布局明显优化。更重要的是,新一轮国改正赋予国有企业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大使命,这将很大程度推动国企核心竞争力与内在价值进一步改善。

  提高增长率 g:新时代国企的关键使命在于“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而“发展和安全”则是其中重要内涵。围绕发展,国企国资下阶段将一方面加大对于新兴战略产业链的投资,并作为“链长”引领高端装备、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链建设,打造企业第二增长曲线。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建设有望成为新的企业成长引擎。

国泰君安:央国企价值重估三大主线——提高增长率、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分红率

  降低资本成本 wacc:企业资本成本的下降即投资必要报酬率 r 的下降(下文二者指代含义相同),核心在于企业在行业中竞争优势的提升,结合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对完整性与安全性的要求,下一阶段国资委有望加快专业化与产业化整合节奏,尤其在与国家产业安全相关的领域将通过国资系统内部兼并重组实现结构调整,布局优化,效率提升的目标,有序推动“一业一企、一企一业”,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国泰君安:央国企价值重估三大主线——提高增长率、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分红率

  提高分红率 d:对投资而言,最直观的回报是提升分红和股票回购,股东回报和再投资收益得以改善,进而修复其估值。我们认为分红率的提升将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点方向之一。适当的分红压力不仅能够发挥治理效应,抑制激进投资与过度投资,还将一定程度上优化治理问题,向市场发出积极的信号。

国泰君安:央国企价值重估三大主线——提高增长率、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分红率

  2. 国企改革三十年:承上启下,破局先锋国企改革是我国历次经济转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在历次大变局中率先释放改革红利。国企改革具有明显的“逆周期”特性,往往发生在上一 轮改革红利释放尾声,而新一轮改革方兴未艾的大变革时期。拉长历史周期看,市场化经济之下历次国企改革都同时肩负两大使命,其一为化解上一轮周期尾声所带来的过剩库存、产能,过高杠杆等经济风险,其二为扮演下一轮改革的“先锋队”,作为下一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 要抓手,落实国家发展战略。

国泰君安:央国企价值重估三大主线——提高增长率、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分红率

  3. 央国企价值重估的催化央国企价值重估有哪些催化?过去来看,央国企注重规模指标,而成长弹性与经营效率有待同步提升;加之投资者结构的偏好,造成了国有上市公司估值的相对偏低。面向未来,央国企估值重塑的催化包括:股权激励带动提升运营效率、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提高分红和回购以改善股东回报和再投资收益、杠杆空间打开、一带一路提供产能出海新机遇等。2024 年新一轮国改预期有望进一步升温。

国泰君安:央国企价值重估三大主线——提高增长率、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分红率

国泰君安:央国企价值重估三大主线——提高增长率、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分红率

  4. 三条主线,把握国企改革与价值重估的投资机会4.1. 主线一:引领现代产业突破,建设新兴产业链主 培育新兴产业链“链主”:2021 年 1 月,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中央企业等国有企业要勇挑重担、敢打头阵,勇当原创技术 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长’。当前国资委已完成两批央企链长的遴选工作。国资央企持续开展中央企业现代产业链建设,分批遴选出产业链建设专责企业,在能源资源、电子通信、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针对性布局,进一步发挥了企业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据国资委披露,2022 年,现代产业链链长建设工作见到新成效,中央企业正在逐步实现由单一产品视角向产业链视角转变,16 家链长企业完成强链补链投资近1 万亿元。

  央企链主分布:交运装备/高端设备/信息技术/材料/能源/粮食/医药。我们根据国资委相关专题报道汇总,梳理了目前的可能的产业链链长情况。从分布来看,信息技术、装备、材料、能源、医药、粮食等各领域均有分布。其中,交运装备(大飞机/船舶/高铁/汽车),信息技术(网络安全/电子元件/通信)、能源(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行业龙头集团最多,材料(新材料/战略矿产)、高端装备(工业母机)、粮食(种子)、中药等领域亦存在链长央企。从这一分布看,链主央企不仅聚焦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领域,也兼顾工业母机、电子元件、种子等短板领域。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央企链长聚焦于当前产业自主安全风险较大的网络安全、战略矿产、粮食安全等环节。

国泰君安:央国企价值重估三大主线——提高增长率、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分红率

  4.2. 主线二:维护现代产业安全,加大重组优化力度

  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安全维度上内涵丰富,涉及能源/材料/交运/医药/通信 等多个行业。下阶段,地缘政治博弈仍将持续,我国对外风险敞口较大,尤其是在资源品、先进产品进出口等领域的冲突会最为严峻。具体来说,粮食、能源、矿产等资源的供应扰动加大,高新制造业关键零部件断供可能性加剧,数据与网络等新兴领域出现安全真空。结合目前政策表态,我们认为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安全维度要着重关注资源安全、能源安全、供应链安全、信息安全与生物安全等维度方向建设。

  维护现代产业安全,重点在于加大存量行业兼并力度,提升国资对于关 键行业的控制力。当前我国与国计民生、产业安全相关的中上游产业以国资国企为主,但部分领域仍存在国资布局分散,国企同业竞争,重复投资建设的问题。“十四五”规划提出,国企改革中长期的目标在于加快 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国企三年行动提出以来,专业化整合成为国有经济调整的重要手段,从根本上减少了重复投资和同质化竞争,能够让企业主责主业更聚焦、核心竞争力更强、产业结构更清晰。

国泰君安:央国企价值重估三大主线——提高增长率、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分红率

  4.3. 主线三: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改善国企分红回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国企治理与管理现代化水平。国资委新一轮国改提升行动不仅包括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还涉及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从国资委研究中心对于现代企业制度的讨论,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现代企业产权、组织、管理与运行制度。其中产权是前提,组织是基础,管理是保障,运行是支撑。在下一阶段国企改革五大任务中,就有两点聚焦现代企业制度。包括:

  1)提升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现代化水平,重点包括加强党的领导、完善董事会制度、人力资源市场化运营、完善薪酬分配与激励制度等。

  2)推动国企经营市场化、国资管理精细化。

  加大分红回购力度是从分配结果入手,推动公司治理水平优化。分红与回购都是公司回馈股东的方式,分红是公司将利润直接以现金方式分配给股东,而回购则是用公司利润注销流通股,变相提高现存股东的持股价值。总体来说,分红与回购的共性在于减少了公司持有的现金,并将其回馈给了全体股东,而这种分配行为能够减少公司治理问题,包括管理层与股东、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治理问题。具体来说:

  1)分红比例的提升能够发挥治理效应,提升国企的投资效率,优化管理层激励机制。低分红比例下公司财务环境相对宽松,会出现管理层对经营现状过度自信,进而采取激进或过度投资策略,盲目扩张下造成公司投资失败或效率损失的现象。同时分红提升也能降低代理成本,减少管理层个人消费现象。而从正向意愿看,将分红与股权激励相结合能够完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关键岗位核心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管理层与股东的价值取向走向一致。

  2)分红比例提升将发挥信号传递效应,增进上市公司市场认同和价值实现。2022 年《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中指出,要传递公司价值,增进各方认同,促进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齐头并进、共同成长。积极维护股东权益,形成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国企提升现金分红水平有助于市场充分认知国企盈利稳定性,向资本市场传递公司盈利的利好信号,完善国企内部管理层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增强投资者信心。

  分红的央企占比明显高于民企与地方国企,除上游细分行业外,部分传 统中下游央企分红比例也不低。我们统计了不同类型企业的分红情况,结果发现,央国企的分红占比明显高于民企、外企等其他企业,尤其是分红央企的数量占比明显更高,2022 年78.8%的央企拟进行分红,且这一比例从 2018 年的 66.7%持续提升。从净利润分红比例看,央国企分红比例大致维持在 30%,且近年也有所提升。

国泰君安:央国企价值重估三大主线——提高增长率、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分红率

  绝对高分红外,寻求分红率持续提升带来的内在价值改善。我们选取近五年连续分红,且 2022 年拟分红比例是否大于过去五年均值作为衡量分红持续提升的标准。从行业分布情况看,近年分红连续提升央国企行业分布为:1)央企:银行/公用/军工/交运/建筑/计算机;2)地方国企:非银/医药/交运/公用/煤炭/商贸。

国泰君安:央国企价值重估三大主线——提高增长率、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分红率

  未来盈利能力改善,偿债与再投资压力小的央国企有望提升分红。我们进一步筛选了未来有可能提升分红的央国企:

  1)央企分红提升领域主要集中在通信/石化/交运/有色等领域,包括通信服务/炼化/航运/油气/工业金属/油服/贵金属等细分领域。

  2)地方国企中分红提升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有色(工业金属/小金属),医药商业以及贸易等细分领域。

  本文来源于国泰君安2024年1月11日发布的《再议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国企改革与重估系列七》,分析师方奕(执证编号:S0880520120005)、黄维驰(执证编号:S0880520110005)

捷翼科技IPO:“借钱”也要将分红进行到底 与被否的胜华波高度相似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系列文章:①鲜活饮品 ②环亚科技 ③福华化学 ④ 红东方 ⑤恒达智控  ⑥新特能源 ⑦华联医疗 ⑧丘钛微 ⑨捷翼科技 ⑩胜华波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IPO再融资组/靳泽

  近期,拟IPO企业先突击巨额分红,然后再上市募资补流的操作遭到广泛质疑。对此,也有专业人士认为,分红对投资者是好事,但在IPO前夕巨额分红再募资补流的行为确实值得商榷。

  我们梳理了沪深北三大交易所748家在审拟IPO企业(以交易所受理为标准,不含已终止和已发行企业,截止日为2023年10月31日)后发现,有33家拟IPO企业报告期内的现金分红金额占预计总募资的比例超过了50%,其中6家企业的占比超过了100%。

捷翼科技IPO:“借钱”也要将分红进行到底 与被否的胜华波高度相似

  其中胜华波和长春捷翼十分值得关注,因为这两家公司都是实控人控股100%,胜华波近日上会还遭到了否决。相比胜华波,长春捷翼现金分红的金额更高,且分红额超净利润,“掏空”账面货币资金后有息负债飙升。报告期内,靠着与实控人的助力,长春捷翼成功避开了净利润下降50%以下的审核红线,但关联交易公允性存疑。

  借实控人之手规避审核红线?关联交易公允性存疑

  招股书显示,捷翼科技主要从事汽车电连接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自低压线束不断拓展至高压线束、智能充电系统等。

  2020-2022年,捷翼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0.75亿元、11.33亿元和12.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3%(2021年)、11.96%(2022年);分别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38亿元、2.98亿元和1.8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5.6%(2021年)、-38.76%(2022年)。

  2022年,捷翼科技扣非净利润降幅没有达到50%以上,得益于2021年末收购了实控人旗下多项资产。招股书显示,捷翼科技于2021年11月收购了实际控制人间接持有的欧托凯勃60%的股权。

  2022年,欧托凯勃按照持股比例(60%)给捷易科技带来的净利润为5,785.17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的28.69%。除去这部分利润,捷易科技2022年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2,452.01万元,较2021年同比下降58.27%,超过了50%的审核红线。

  但捷翼科技收购欧托凯勃交易价格的公允性存疑。招股书显示,捷翼科技收购欧托凯勃60%股权的交易价格为300万元,也就是欧托凯勃的估值为500万元。

捷翼科技IPO:“借钱”也要将分红进行到底 与被否的胜华波高度相似

  但截至收购前1年(2020年)的完整会计年度,欧托凯勃的利润总额高达8,167.49万元,捷翼科技以0.06倍的市盈率收购是否公允?

  即便捷翼科技是从实控人间接控制的公司长春三智、赢润科贸处收购的欧托凯勃60%股权,但捷翼科技、长春三智、赢润科贸三家公司都是人格独立的法人,应当按照市场价格收购。

  招股书显示,欧托凯勃主营业务为汽车低压铝线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汽车配件公司。按照wind行业“汽车与汽车零部件”截至2024年1月13日的平均市盈率43.18倍计算,欧托凯勃按照43倍的市盈率对应的估值约为35.27亿元,60%的股权对应的估值约为21.16亿元,捷翼科技500万元的收购价格显著偏低。

  由于捷翼科技是由周立新、王超母子100%控股,这种公司很容易产生母子公司之间或关联公司之间的人格混同,所以捷翼科技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实控人旗下资产,不仅公允性存疑,触及审核关注重点,也考验公司人格的独立性。

  此外,捷翼科技报告期内还以较低的价格收购了实控人旗下的其它公司。2021年12月,捷翼科技以800万元收购了实控人旗下的中新泰富,有意思的是,中新泰富2020年的利润总额2,867.79万元,比800万元的收购价格还高很多。2021年12月,捷翼科技以67万元收购了中赢高科100%股权。

  2022年,中新泰富的净利润为1,591.41万元。如果少了这1,591.41万元净利润,捷翼科技2022年的净利润降幅更大。

  “借钱”分红?比被否的胜华波还狠

  招股书显示,实际控制人为周立新、王超母子,合计控制公司100%的股份,这与刚被否的胜华波一样,都是实控人控股100%,这在A股上市公司十分罕见。

  与胜华波一样,捷翼科技报告期的现金分红金额较高。比胜华波更狠的是,捷翼科技突击分红的金额比净利润还高,此外由于货币资金的大量减少,公司增加了巨额的有息负债,可谓借钱也要将分红进行到底。

  2019-2021年,胜华波合计现金分红3.04亿元,公司三年的净利润为5.77亿元,分红金额是同期净利润之和的52.69%。2021年和2022年,捷翼科技分红金额合计7.78亿元,比两年的净利润之和5.32亿元还要高。

  2021年现金分红4.8亿元后,捷翼科技2021年年末的货币资金较2020年年末减少5.07亿元,只剩下0.83亿元,公司2021年年末的有息负债(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性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之和,下同)较2020年末的0元增加0.29亿元。

  2022年现金分红2.98亿元后,捷翼科技2022年年末的有息负债为4.32亿元,较2021年年末增加1389.65%。

  此次IPO,捷翼科技预计募资12亿元,其中预计补充流动资金3.6亿元。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公司IPO前夕突击巨额分红7.78亿元,甚至不惜增加有息负债,而这近8亿元的现金全部流入了实控人母子手中,却要通过IPO募资抹平“掏空式”分红带来的问题。

  生产企业为何招聘大量残疾员工?

  2020-2022年,捷翼科技享受安置残疾人员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金额分别为2,338.92万元、3,578.14万元和1,854.63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分别为7.12%、9.54%和9.2%。

  之所以能够享受残疾人员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是因为捷翼科技安置了较多残疾人员工。资料显示,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每月可退还的增值税具体限额,由县级以上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所在区县适用的经省政府批准的月最低工资标准的4倍确定。

  捷翼科技经营地址为长春市高新区,资料显示,长春市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880元,最低年薪乘以4倍为9.02万元。以2022年末为例,捷翼科技获得1,854.63万元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推算公司约有200名左右的残疾人员工。

  招股书显示,捷翼科技大部分员工为汽车配件生产工人,试问残疾人员工能否胜任繁重的工作?公司招纳如此之多的残疾人员工是否为享受税收优惠,进而美化报表?这有待公司给出回答。

  截至2022年末,捷翼科技总员工人数为2,925人,足项缴纳五项社会保险的人数为2,604人,占比89.03%,未缴纳人数高达321人;缴纳社会公积金的人数为2,587人,比例为88.44%,未缴纳人数为338人。试问,未缴纳“五险一金”的员工中,是否包含残疾人员工?

  据《社会保险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之规定,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不得逾期缴存或少缴。因此,捷翼科技为给数百名员工缴纳“五险一金”的行为违法违规。

A股公司画像 | “铁公鸡”开始分红,产业资本“护盘”,“忽悠式”回购骤降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A股公司画像 | “铁公鸡”开始分红,产业资本“护盘”,“忽悠式”回购骤降

  A股市盈率、市净率均处于历史低位,尤其是上证指数市净率已处于近20年最低水平。与此同时,在政策的推动下,产业资本积极增持,上市公司开展回购、分红,对提振市场信心作用显著,这些不仅仅是回馈股东的方式,更是强化市场投资功能的利器。

A股公司画像 | “铁公鸡”开始分红,产业资本“护盘”,“忽悠式”回购骤降

A股公司画像 | “铁公鸡”开始分红,产业资本“护盘”,“忽悠式”回购骤降

  公司画像

A股公司画像 | “铁公鸡”开始分红,产业资本“护盘”,“忽悠式”回购骤降

  一、回购进入“常态化”

  2023年是回购大年。在政策的推动下,2023年有1800余家公司发布回购预案,预计回购金额超1400亿元。

  1、回购公司数量创历史新高

  上市公司董事长带头拥护回购政策。统计显示,发布提议回购的公司中,2023年由“董事长”提议的公司数量占比超八成,创历史新高。

  按最新公告日计算,2023年有1370家公司进行实际回购,共回购超900亿元,回购公司数量创历史新高。

A股公司画像 | “铁公鸡”开始分红,产业资本“护盘”,“忽悠式”回购骤降

  2、回购完成率创历史新高

  回购履约情况是检验上市公司回购“诚信度”的重要标准。

  以回购股份数量为统计口径,2023年上市公司平均回购股份完成率(回购股份数量/预案回购股数量)106.36%,创历史新高,150余家超额完成。

  以回购金额为统计口径,2023年上市公司平均回购金额完成率超75%,为过去十年第二高,过去六年新高。

A股公司画像 | “铁公鸡”开始分红,产业资本“护盘”,“忽悠式”回购骤降

  备注:以预案日计算,仅统计回购“完成”的公司

  3、“忽悠式”回购公司数量大幅下降

  上市公司回购完成率大幅上升的同时,“忽悠式”回购公司数量占比也大幅下降。按预案日统计,2023年回购零完成率公司为0家,回购完成股份(或金额)率低于30%的公司仅有7家,为2018年以来最低水平。

A股公司画像 | “铁公鸡”开始分红,产业资本“护盘”,“忽悠式”回购骤降

  4、民营企业挑大梁,回购公司数量占比创新高

  在回购历程中,民营企业承担起重任。2023年,发布回购预案公司中(未通过、失效、停止实施公司剔除),民营企业公司数量占比创新高,达到83.4%;国有企业占比持续下降,2022~2023年数量占比均低于10%。

A股公司画像 | “铁公鸡”开始分红,产业资本“护盘”,“忽悠式”回购骤降

  二、股东增持意愿增强

  减持新规的约束,以及股市低迷的影响下,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积极开展“护盘”行动。

  1、重要股东连续10年增持金额超千亿

  2023年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106.16亿股,合计增持金额超1200亿元,增持金额已连续10年超1000亿元。

A股公司画像 | “铁公鸡”开始分红,产业资本“护盘”,“忽悠式”回购骤降

  2、增持力度加大,首次出现百亿级净增持

  与过去5年对比发现,2023年上市公司增持力度明显加大。11家公司净增持超10亿元,兴业银行净增持超过150亿元,百亿级净增持在A股历史几乎首次出现。净增持金额排名第5、第8位的江苏银行及四川路桥连续5年保持净增持状态。

A股公司画像 | “铁公鸡”开始分红,产业资本“护盘”,“忽悠式”回购骤降

  三、连续5年未分红“铁公鸡”数量占比下降

  持续稳定的分红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回报,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公司冗余资金、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引导公司专注主业。近年来,随着相关指引的颁布实施,A股上市公司分红状况持续改善,分红习惯逐步养成。

  1、2023年分红公司数量创新高

  过去十年,A股分红(按除权除息日统计)公司数量逐年上升,由2014年的1800家左右增至2023年的3500家以上,分红公司数量接近翻倍,分红公司数量占比持续超过65%。

  自2014年至2023年,连续5年分红公司数量增长1.6倍至1733家,数量占比由35%增至48%。

A股公司画像 | “铁公鸡”开始分红,产业资本“护盘”,“忽悠式”回购骤降

  2、近10年累计分红超10万亿元,分红/再融资额创新高

  2014~2023年A股公司累计分红10.4万亿元。2023年A股公司分红超1.7万亿元,较2014年增加近2倍;同期A股公司分红金额与再融资额比值接近3倍,自2018年以来这一比值连续6年上升,2023年分红金额、分红/再融资均创历史新高。

A股公司画像 | “铁公鸡”开始分红,产业资本“护盘”,“忽悠式”回购骤降

  3、“铁公鸡”数量占比呈下降趋势

  在分红新规的约束下,“铁公鸡”数量大幅减少。2014~2023年连续5年未分红公司数量占比整体呈下降趋势,2023年为16%左右,2014年超18%。多家公司近10年来首次分红,如吉电股份、金开新能等;云天化为近9年来首次分红。

  26家公司2023年分红金额超百亿,工商银行以818.27亿元的分红位居首位;贵州茅台位居第4位,其连续2年推出特别分红计划,通威股份等公司上市以来分红金额首次超百亿元。

A股公司画像 | “铁公鸡”开始分红,产业资本“护盘”,“忽悠式”回购骤降

上交所发布分红及回购新规 着力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林淙)12月15日,上交所在中国证监会的统筹部署下,对主板、科创板规范运作指引现金分红相关条款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7号——回购股份》(简称“《回购股份指引》”)等规则进行了修订完善,并公开发布。

  前期,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作为畅通资本市场投融资良性循环和稳定市场预期的重要途径,是资本市场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据悉,上交所此次发布分红及回购新规,旨在引导上市公司积极合理分红,增强回购股份的积极性和便利度,进一步维护市场平稳运行,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

  修订分红规则:引导公司更好回报投资者

  具体来看,上交所此次修订分红相关规则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进一步强化提高现金分红的导向。引导不分红或分红少的公司加大分红力度。对存在特定情形的上市公司进一步强化信息披露义务,引导公司提高分红比例,更好地回报投资者。鼓励公司在符合利润分配的条件下增加现金分红频次,稳定投资者分红预期。

  另一方面,督促公司合理确定分红方案。对于存在重大经营风险、资产负债率高且经营性现金流不佳等情形的公司加强约束,防范对公司生产经营、偿债能力等产生不利影响。

  修订回购规则:提高便利度并健全约束机制

  上交所此次对回购规则的修订,则主要着眼于提高股份回购便利度和健全回购约束机制两方面。

  一方面,降低回购门槛,提高股份回购便利度。具体来看,包括放宽“护盘式回购”条件,将触发条件之一“连续 20 个交易日内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跌幅累计达到 30%”调整为“累计达到 20%”,降低触发门槛。增设一项“护盘式回购”的条件,将“股票收盘价格低于最近一年最高收盘价格 50%”作为触发条件之一,增加回购便利。取消禁止回购窗口期的规定,包括年报、半年报、季报、业绩预告、业绩快报的回购窗口期,后续将加强回购交易监控,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适度放宽上市公司回购基本条件,将条件之一的“上市满一年”调整为“上市满六个月”,满足新上市公司回购需求。优化回购交易申报的禁止性规定,根据收盘集合竞价规则,将原限制收盘前半小时不得回购交易申报,调整为收盘集合竞价阶段不得申报。取消每日回购股份的数量限制,包括“每5个交易日回购股份的数量,不得超过首次回购股份事实发生之日前5个交易日该股票成交量之和的25%”等相关要求。

  另一方面,进一步健全回购约束机制。鼓励上市公司形成实施回购的机制性安排,增加“鼓励上市公司在章程或其他治理文件中完善股份回购机制,明确股份回购的触发条件、回购流程等具体安排”的规定。要求触及护盘式回购条件时,董事会应当及时了解是否存在对股价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和其他因素,充分听取股东关于公司是否应实施股份回购的意见和诉求。

  沪市公司持续强化分红回购力度

  上交所历来高度重视上市公司分红回购,并在中国证监会领导下,不断完善相关规则,引导上市公司持续稳定实施现金分红。

  据统计,近年来,沪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逐年提高,由2017年度的8958亿元增长至2022年度的1.72万亿元,5年接近翻番;总体现金分红比例保持在30%以上且逐年提高,2022年度已达到40%,投资者获得感持续增强。

  聚焦近三年数据,沪市公司分红规模逐年增长,2022年现金分红总额1.72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了59%,年均复合增速超26%。同时,沪市公司分红的频次也在加大。以半年报和三季报进行期中分红和推出特别分红的公司数量来看,2019年这个数据只有49家,而到今年已经达到102家,翻了超过一倍。764家沪市公司已经连续3年的分红比例超30%,117家公司连续3年的分红比例超50%;107家公司连续3年派现金额达到10亿元以上;其中六大行、中石油、中石化、长江电力、贵州茅台、中国平安等17家公司连续3年分红超百亿元。

  从股息率看,按12月15日的收盘价和近一年累计分红金额计算,沪市297家沪市公司近一年股息率达到3%以上,124家公司的股息率超过5%,较2019年增加了超4成。其中,中远海控、中国神华、兖矿能源、陕西煤业等12家公司股息率达到10%以上。

  从持续性看,海螺水泥、大秦铁路、工商银行等47家公司连续3年的股息率保持在5%以上。

  回购方面,今年以来,沪市公司踊跃回购,新增回购方案309家次,计划回购金额上限近800亿元,较去年分别增长25%、37%,其中15家千亿以上市值的公司披露回购计划。从实践来看,回购在提升每股价值,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上交所表示,将在中国证监会的指导下,切实做好现金分红和回购规则的落地执行,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积极合理分红、加大回购力度,主动担当维护市场平稳,持续稳定回报投资者,营造投融资良性互动的市场环境。

放下包袱大胆发展 民营企业借力资本阔步向前

  据统计,2019年至2022年,沪市民企研发总投入从1627.12亿元大幅攀升至3202.96亿元,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4%以上。

  随着科技研发的不断深入,各产业转型升级的节奏也在换挡提速。

  一方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趋势明显。如福耀玻璃紧抓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的市场趋势,大力推动HUD玻璃、天幕玻璃和可调光玻璃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发展;宇通客车已在自动驾驶技术、车联网及智能网联云平台技术、多场景燃料电池系统等方面取得多个重大突破。

  另一方面,沪市民企前瞻性布局生命健康、基因技术等未来产业,构建先发优势的步伐加快。如华大智造的基因测序仪业务研发和生产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具备独立自主研发的能力并实现了临床级测序仪的量产;恒瑞医药十年研发投入超300亿元,在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进行广泛布局,创新药物研发布局不断丰富。

  “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民营经济发展趋势长期向好。”三六零董事长周鸿祎表示,“作为中国的民营科技企业,未来,我们更要在国家的持续关心下,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资本助力发展

  “支持民营经济25条”提到,要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扩大优质民营企业股权融资规模。推动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行上市和再融资。继续深化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研究优化并购重组“小额快速”审核机制,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提质增效、做大做强。为此,上交所进一步畅通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解决其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2020年以来,沪市新上市民营企业606家,IPO合计融资额超7065亿元,其中有410余家民营企业登陆科创板,打通了科技创新与资本对接的渠道。三年来,沪市民营企业披露再融资402家次,融资金额超9200亿元;69家次披露并购重组,涉及金额合计3115亿元。

  与此同时,上交所持续加大对实体民企尤其是“卡脖子”领域民企的支持力度,增加民企“绿灯案例”。譬如,收购森泰能源,成为九丰能源践行天然气业务“上陆地、到终端、出华南”发展战略的一个突破口。“2021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天然气价格持续震荡攀升,并与陆气价格长时间倒挂,原有单一线条海气资源‘端到端’的经营模式受到极大冲击。”作为并购的亲历者和推动者,九丰能源副总经理兼董秘黄博向上海证券记者介绍道,2022年,在LNG业务发展战略牵引下,公司借助上市平台,充分利用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等多项对价支付及配套融资工具,完成了对森泰能源的并购,打造“海气+陆气”双气源资源池。

  据了解,本次并购完成后,九丰能源可自主控制70万吨LNG产能,降低了单一气源的波动风险;同时获得森泰能源氦气的自主生产业务,由此切入特种气体业务;公司市场辐射范围也从华南区域快速扩展至西南及西北区域。

  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近年来,沪市民企不断加大投资者回报支持力度,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积极回馈投资者,持续构建投融资良性互动的市场生态。

  2022年度,沪市民企现金分红总额达2028.40亿元,较2019年度大幅增长66%,其中近六成盈利公司分红比例超过30%。如通威股份2022年累计分红金额达128.67亿元,派现比例超过50%;福耀玻璃上市以来已累计分红252.44亿元,累计分红比例超过57%。

  此外,公司回购节奏也保持高位。2023年以来,约230家沪市民企披露股份回购计划,金额上限合计约425亿元。其中,海尔智家、恒瑞医药和翱捷科技回购金额名列前三,分别为30亿元、12亿元和10亿元。

  宝丰能源一位投资者向记者回忆道:“2021年2月下旬到3月上旬,上证指数一度出现了接近10%的回撤,那时公司股价波动也很大。不过公司在当年3月就及时推出了股份回购计划,给市场吃了一剂定心丸。”数据显示,宝丰能源自2019年至2022年累计实现现金分红102.5亿元,其间累计分红率达47%。

  除了以“真金白银”回馈资本市场,沪市民企也在稳就业、促消费、惠民生等方面主动承担、积极献力。截至2022年底,沪市民企直接容纳就业人数465.26万人,较2019年度增加近88万人,职工薪酬总额较2019年增幅超50%。

  以公牛集团为例,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政策,面向乡镇等下沉市场开展“千县万枪”的渠道拓展工作,目前销售网络已覆盖600余个县域市场,为推动当地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和普及贡献力量。再如永辉超市2022年为社会提供超11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农村户口占比约62.3%,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宝丰能源技术部相关负责人荣健宾告诉记者,宝丰能源特别重视提升员工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员工一日三餐每餐仅需花1元钱,其余全部由公司补贴;公司开通免费通勤车,提供免费倒班宿舍,并多次向员工提供低于市场价格的福利住房;每年还给予优秀员工福利旅游待遇。“特别是公司专门为每位员工及家属提供了一份30万元的大病救助帮扶资金。”荣健宾感慨,“这些都让我们工作有劲头、发展有奔头、生活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