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区域

浩瀚体育自媒体

浩瀚体育自媒体

安信国际:我国核电行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看好中广核电力、中广核矿业

安信国际:我国核电行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看好中广核电力、中广核矿业

  安信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称,为实现碳达峰目标价,核电是必经之路。我国核电审批近两年超核准预期,发展加速。技术层面也已处在国际前列。综合以上原因,该行认为我国核电行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发电机组装机容量逐年上升,新开工机组充足,带动产业链需求整体向好。相关标的:中广核电力(01816)、中广核矿业(01164)。

  安信国际主要观点如下:

  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核电是必经之路。

  2020年我国正式确定“双碳”目标,即会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并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宣布当年我国碳排放量超100亿吨,其中电力行业占比最多,超过1/3,主要来源为燃煤火电厂。因此电力行业需要一个可以替代火电并应付我国电力需求长期增长的清洁基荷能源,而在清洁能源中仅有核电可作为基荷能源,所以现在甚至未来一段时间内,核电会是条必经之路。

  核电审批重启,行业发展加速。

  自2019年开始,我国核电审批重新开始并持续至今;2022与2023年均有10台核电机组获批,超过行业每年6-8台机组核准的预期。我国核电装机量将快速上升,核电发电量及渗透率也将快速提升,行业发展加速。

  我国核电技术已处于国际前列,可以支撑大面积铺开。

  中广核集团与中国核电集团基于ACP1000和ACP1000+的技术优点,联合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机组,是目前国际上安全标准最高的核电站之一。此外,“华龙一号”已在我国及海外平稳运行,技术及安全性均得到验证,可以支撑未来核电大面积铺开。

  我国政策大力支持核电发展。

  自2020年以来,我国多项政策均提到了核电的建设发展,并且多次强调了要“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为核电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风险提示:在建核电项目并网时间不及预期;国家核电项目核准进度不及预期;市场化交易电量或电价不及预期;天然铀矿价格大幅波动。

高景远:重信用守底线,严防系统性信用风险

专题:2024中国企业信用发展论坛

高景远:重信用守底线,严防系统性信用风险

  2024中国企业信用发展论坛暨第十五届诚信公益盛典于2024年1月21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会长高景远出席并致辞。

  高景远指出,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和新的发展征程上,我国企业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增加高水平科技创新,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抓机遇强主导,提高核心竞争力

  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的影响,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我国企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国企业要紧紧抓住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变革的战略机遇期,努力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为构建高质量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我国企业要在这一战略机遇时期,找准自身定位,做强主导产业,在优势产业上做大做强做优,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上强劲突破,在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中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挖潜能增动力,提高企业发展质量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企业在主动适应后疫情时期逐步修复和波浪式、曲折式的发展前进的宏观经济环境,一方面深挖内部潜能,释放企业内部活力,做好增收节支,努力扩大内涵收益;另一方面要增加发展的新动能,提振投资信心,适时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支柱产业,从供给侧的调整升级来引导和促进消费侧的转型升级,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三、破瓶颈补短板,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坚持自主创新,坚持创新驱动。当前,我国企业在一些关键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已经成为阻碍我国产业和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只有紧紧围绕自主创新,才能取得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才能将“绊脚石”变成超越发展的“垫脚石”,才能迈过创建国际一流企业的坎。我国企业界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改革科研创新机制体制,主动承担起企业的主体责任,加快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四、重信用守底线,严防系统性信用风险

  在当前企业普遍面临经营困难的形势下,要有效管控企业的关键环节和流程,严防重点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要强化忧患意识,做好风险防范,增强发展韧性,进一步加强和提高防范化解风险能力。要突出防范经营效益下滑风险、债务风险、投资风险、金融业务风险、国际化经营风险、安全环保风险,强化各类风险识别,建立预判预警机制,及时排查风险隐患,制定完善的应对预案。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坚持底线思维,加强诚信自律,进一步以诚信建设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经济行稳致远做出企业担当和贡献。

  “我衷心希望企业界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坚定信心、开拓奋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他说。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天宫二号发射升空(天宫二号发射意义)

本文目录一览:

天工二号升空时的重量有多少吨

1、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的长度为4米,直径最大处长34米,重量为6吨。任务与天宫一号略有不同,在天宫一号验证过交会对接任务之后,天宫二号就没有必要进行验证了。

2、而搭载了“天舟二号”的长征7号运载火箭则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起飞重量594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不低于14吨,仅次于搭载天和号的长征五号B型运载火箭,据称它将会承担我国将近80%的航天器发射任务。

3、国际空间站的重量约为420吨,我国的“天宫号”空间站在彻底建成后重量将只有180吨。两者之间的差距为何会这么大?我们的空间站缺了什么吗?我国空间站在建成后相比国际空间站更具有优势吗?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慢慢来看。

4、在天宫二号发射之初,官方就有报道称其寿命在2年左右,现在按照这个时间来推测的话,其实天宫二号寿命早就已经到了。而如果要延长寿命的话,是不可能进行降轨,相反是要进行升轨以减少进取心引力强度,进而争取更多时间的。

天宫二号发射时间(中国将再次向太空发射空间站核心舱)

1、其中问天号实验舱和梦天号实验舱的对接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天宫号空间站的彻底建成。

2、年4月29日11时23分15秒618毫秒,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托举,成功发射入轨至预定轨道,揭开了中国空间站建设的大幕。

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4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后发射空间站试验核心舱。

天宫二号即将退休,它有过哪些故事?

1、在轨工作近3年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功成身退,在科技人员的控制下,它离开正常工作轨道,回到地球母亲的怀抱。

2、天宫二号将解决一定规模、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航天员在天宫二号上生活的时间。

3、天空二号的辉煌是描述不来的,它是功臣,是我国为了研究永久空间站的铺路石,也是我国为了航天事业更好发展的指路明灯。

4、在天宫二号发射完成之后,会由神舟十一号飞船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然后它将跟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之后航天员进入天宫二号,开始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工作。

5、据有关信息表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已在27日与空间站关键舱组合体分离出来,完毕其在太空的10个月在轨运作,急流勇退。

6、“让天宫二号主动退休,是为了‘万无一失’。

中国空间站“梦天舱”将发射,你期待吗?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1、以空间站为基石的中国太空探索,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月球和火星上的探索将追随中国的脚步。根据中国空间站建设计划,孟田实验机组将于10月底发射,这是中国空间站的第二个实验机组,这将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已进入关闭阶段。

2、这也让我国的宇宙空间站变得更加丰富;并且我国最近还将发射梦天实验舱室,这也会让我国的宇宙空间站功能更加齐聚,作用也更加巨大。

3、梦天实验舱舱箭组合体转运全回顾,计划于近日择机实施发射,对此有期待主要有对于此次有关发射过程和阶段都能够非常令人期待。并且对于具体的空间站能够做好有效的建造完成,促使国家对于航空航天空间站再一次进一步发展。

天宫二号正在进行降轨操作,寿命还长为什么要提前坠毁?

天宫二号是我国第二个试验性空间站式太空飞行器,之所以要受控坠毁,是因为其在太空中按计划完成了全部拓展试验,在轨道上继续运行已经失去了意义,所以让其受控坠毁是最好的归宿。

天宫二号坠毁是因为其在太空中按计划完成了全部的拓展试验,在轨道上继续运行已经失去了意义,受控坠毁是其最好的结果。

在天宫二号发射之初,官方就有报道称其寿命在2年左右,现在按照这个时间来推测的话,其实天宫二号寿命早就已经到了。而如果要延长寿命的话,是不可能进行降轨,相反是要进行升轨以减少进取心引力强度,进而争取更多时间的。

有关嫦娥二号的地理知识 嫦娥二号卫星简称嫦娥二号,也称为二号星,嫦娥二号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姐妹星,由长三丙火箭发射。

商务部:将继续支持“新三样”等绿色产品出口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北京商报

  “新三样”产品出口首破万亿大关后,新一轮增长正在蓄势。1月15日,经济日报刊发商务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谈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相关文章,其中,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提到,2024年,我国将支持“新三样”等绿色产品扩大出口,支持有竞争力的智慧产品扩大出口。与此同时,为稳外贸、推进外贸高质量发展,商务部正在研究储备新一轮贸易政策措施,将适时推动出台。有关分析指出,若要扩大“新三样”出口,我国在产业链供应链、技术水平、国内大市场规模等方面均有优势,预测“新三样”在2024年的出口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市场空间可期

  据统计,2023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3.92万亿元,增长了2.9%,占出口总值的58.6%;其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了29.9%。

  李兴乾表示,“新三样”、储能产品等引领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产品契合全球能源发展需要,机器人、扫地机等数字赋能智慧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空间仍然很大;2024年,我国将支持“新三样”等绿色产品扩大出口。

  值得注意的是,“新三样”中,电动载人汽车的出口表现十分亮眼。在上述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说,2021年、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量连续迈上了200万辆、300万辆台阶。2023年更是跨越了两个百万级台阶,出口522.1万辆,同比增长57.4%。其中,我国大力推动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出口为产业增添鲜明亮色。当前,我国每出口3辆汽车就有1辆是电动载人汽车,全年出口177.3万辆,增长67.1%。

  此外,在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方面,据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介绍,2023年,我国对美国、德国出口锂电池类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与此同时,吕大良提到,我国对东盟出口的锂电池、太阳能电池,进口音视频设备零件均高速增长。

  优势与挑战并存

  “新三样”出口规模逐步扩大,在这背后,是我国在“新三样”上的多重优势。

  “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完善、技术水平的突飞猛进、国内大市场带来的规模优势以及不断推进的政策支持,这些是我国‘新三样’出口的竞争力所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彭波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进一步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的完整链条,电动汽车产品性价比高且更新迭代速度快;锂离子蓄电池产业则在规模和技术上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太阳能电池领域,中国的光伏产业链完备,通过技术进步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性能,使其在全球市场中以价格优势和品质优势脱颖而出。

  不过,多重优势的叠加与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彭波认为,进入新的一年,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美国对中国的围堵与“脱钩“”去风险”、全球经济放缓带来的市场相对萎缩的压力,以及我国自身增长动力不足等挑战仍将存在。

  洪勇也指出,首先,国际市场对新能源产品的竞争日益激烈,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在积极发展本土新能源产业,可能压缩中国产品市场份额;其次,各国的技术标准和法规环境各异,企业需要适应并满足不同市场的准入要求,这将增加出口过程中的复杂性和成本;最后,国际贸易环境不稳定,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可能导致关税增加、反倾销调查增多等不利因素,对中国相关产品的出口构成潜在威胁。

  新一轮贸易政策将出台

  “我们要充分正视外贸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回稳向好的积极因素仍在不断集聚。”李兴乾表示。

  接下来,我国外贸将如何发挥优势、应对挑战?李兴乾表示,2024年,商务部将主要从四方面来稳外贸、推进外贸高质量发展:一是出台新政策。商务部正在研究储备新一轮贸易政策措施,将适时推动出台,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二是开拓新市场。继续办好进博会、广交会等重要展会,支持企业参加境外展会。既要开拓新兴市场,又要拓展传统市场细分领域。三是培育新动能。要以数字化、绿色化赋能中国外贸,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支持“新三样”等绿色产品扩大出口,支持有竞争力的智慧产品扩大出口。四是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进口与产业深度融合、高效联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同时,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司长余本林在文中提到,2024年,商务部将进一步加大自贸协定谈判力度,力争结束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以及与洪都拉斯、秘鲁的自贸协定谈判或升级谈判。启动一批与相关国家的新自贸协定谈判。继续推动与海合会、挪威、新西兰、韩国、瑞士、孟加拉国等自贸合作。“我们将以此为目标,不断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添砖加瓦。”

  据余本林介绍,商务部还将进一步提升自贸协定开放水平。将以自贸协定谈判为抓手,提升货物贸易零关税产品比例。此外,进一步提高自贸协定的利用率,进一步促进商品、服务、投资在自贸区内自由便利流动,推动我国与自贸伙伴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

  多措并举之下,洪勇预测,2024年“新三样”产品出口表现有望保持增长趋势,然而,在2023年的高基数及高速增长背景下,要实现进一步的增长存在压力。彭波也认为,“新三样”在2024年的出口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是相对于2023年将有所放缓。

  “但若能有效应对市场竞争加剧、技术壁垒和贸易保护等挑战,充分利用数字化转型和绿色经济带来的机遇,深化国内国际市场联动,那么‘新三样’产品依然有可能克服压力,继续保持稳定的出口增长态势。”洪勇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冉黎黎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预计2023年我国钢材出口量超9000万吨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预计2023年我国钢材出口量超9000万吨

  转自: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记者1月3日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获悉,协会预计2023年我国钢材出口量超9000万吨,但钢企也需警惕贸易摩擦相关风险。

  协会市场调研部发文表示,2023年我国钢材出口表现亮眼,在历史上仅低于2014-2016年出口规模,进口量约760万吨。不过协会也提醒,因出口规模扩大,2023年全球已有5个国家对我国钢铁产品发起了6起贸易救济调查,年末墨西哥宣布对华部分钢铁产品征收近80%进口关税,钢企需警惕贸易摩擦加剧风险。

  协会也表示,2023年12月下旬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示调整5个钢铁产品税则子目,为推动钢铁产品进出口精准施策奠定了良好基础。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月我国出口钢材同比增长,进口钢材同比减少。2023年11月,我国出口钢材800.5万吨,环比增长6.6万吨,同比增长241.5万吨;2023年11月,我国进口钢材61.4万吨,环比减少5.4万吨,同比减少13.8万吨。(霍星羽)